汽车玻璃膜市场内幕多 消费者应擦亮眼睛识骗术

 2020-02-04       5065 次浏览

   由于消费阶层的差异化需求,尽管汽车玻璃膜几经更新换代,但市场上依然还销售着各时代的产品,售价从几百元到数千元都有。因此,一些不法商家便混迹其中,以次充好牟取暴利,并且行骗手段层出不穷,让人防不胜防。为此,汽车贴膜品牌排行车艺尚专家呼吁,汽车玻璃膜市场内幕多,消费者应擦亮眼睛识骗术。


pdhaQGcWIG7W-1473304235696.jpg

骗术一:“挂羊头卖狗肉”

    原本数百元的国产货或贴牌产品,只要注册或编一个洋名或者一个子虚乌有的科技概念,标榜一下“美国”“日本”的虚假产地,就马上变得“高档”起来;而所谓“贴牌”产品就是指商标在大陆或国外注册,而产地则无从考证。“冒牌”则是无厂家、商标、产地的三无产品。

    应对技巧:通过互联网等手段,查询商家提供的注册商标、产地、生产厂家及原厂网址等资料是否真实、有效和合法,若这些基本的商品资料都不清晰、明确,则有可能为“贴牌”或“三无”产品。另外,凡正规品牌都会提供有原厂提供的质量保证书。

 

    骗术二:“瞒天过海”

    有些商家会在测试灯具和样板里大做文章,比如用的500W灯泡可能只是200W的;玻璃上面可能贴了双层膜;玻璃本身就具有一些隔热功能;加大灯光与测试玻璃的距离。

    应对技巧:商家采用的样板仅作参考,不可全信,当无法辨别样板真伪的时候,就让商家直接把样板贴在自己的车上,用同样的灯具照射,在前挡玻璃比试二样汽车玻璃膜,好坏一测便知。

 

    骗术三:“明修栈道暗度陈仓”

    明着跟消费者说为了辨别真伪可以通过做测试检验,其实,在做隔热测试的时候,不良商家通常会想尽办法欺骗消费者。在汽车玻璃膜的测试过程中,千万不要轻信商家准备的样板,因为里面有太多的漏洞和陷阱,其中包括:虚报透光率、隔热率和隔紫外线率的数据。由于缺少监管,伪劣产品任意提高指标参数的现象非常普遍,让人无所适从。

    应对技巧:不应一味只看隔热参数,若没有很公正的测试仪测试的情况,就只有相信自己的感觉了,若能取不同品牌的样板放一起对比,自然会高低立判。

    骗术四:“偷梁换柱”

    当场测试的汽车玻璃膜是一个品质尚可的样板(不过不是他们的产品),但贴在顾客车上的却是另外的产品。

    应对技巧:尽可能监督贴膜全过程,并索要小块样板验货,贴完汽车玻璃防爆膜后,一定要求商家再给你在车上再测试一遍,用与测试样板时一样的灯具。

    正所谓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”,面对不良商家的欺骗行为,作为消费者的我们绝对不能容忍,汽车玻璃膜市场虽然骗术极多,但消费者也应擦亮眼睛,见招拆招!